地质方山 人文方山 科普方山
江苏茶人

“江南佳丽地,金陵帝王洲”。江苏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,人文历史底蕴深厚。秦始皇、陶弘景、李白、陆羽、王安石、朱权、李渔、袁枚、鲁迅、赵朴初等历代文化名人展现的茶情宛若一颗颗心灵升华的思想珍珠,串缀成一条闪光的茶文化项链,使茶文化内容更丰厚,更多彩。自上个世纪以来,江苏南京也涌现了众多茶人,他们为中国茶产业、茶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。由于篇幅所限,现列举一些曾经在江苏生活、学习、工作过的著名茶学家简介。

吴觉农(1897-1989),中国知名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,著名农学家、农业经济学家,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奠基人,被誉为“当代茶圣”。1934年在南京任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。1937年在南京成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,任总技师。

张天福(1910-2017),著名茶学家、制茶和审评专家,教授级高级农艺师,中国茶业界普遍把张天福称为“茶界泰斗”。长期从事茶叶教育、生产和科研工作,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、创制制茶机械,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有很大成绩。晚年致力于审评技术传授和茶文化倡导。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。1946-1949年,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崇安茶叶试验场场长。

胡浩川(1896-1972),茶学家、制茶专家,中国现代茶业奠基人之一。参与筹建祁门茶叶改良场并任场长,致力于红茶品质的提高,促进“祁红”进入国际市场。与吴觉农合著了《中国茶业复兴计划》。曾任重庆复旦大学茶叶系教授和系主任,培养了首批茶学高级技术人才。1930年至1933年先后在南京中学、南京栖霞山乡村师范任教。

庄晚芳(1908-1996),茶学家、茶学教育家、茶叶栽培专家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。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,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。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。晚年致力于茶业宏观研究,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研究作出贡献。曾于1930-1934年在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学习。

李联标(1911-1985),南京六合人,茶学家、茶树栽培专家,茶叶科学研究先驱之一。在国内他首先发现野生乔木型大茶树,对研究茶树起源与原产地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在研究旧茶园改造、新茶园养成技术、探索茶树高产优质规律和茶树品种资源收集、保存、鉴定、利用等方面,取得了重大成果。1923年考入南京金陵中学,1930-1935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学习。解放后曾在南京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茶叶技术研究工作。

张志澄(1910-1997),江苏无锡人,茶学家、茶树栽培专家。长期从事茶叶科研、生产和教育工作。提出了合理密植的概念,为茶园速生、丰产的理论作出贡献。设计并大面积推广了“树木环绕,果茶间作”具有江苏特色的生态茶园。积极推行茶叶初精制一条龙、产制销一体化的模式。曾长期在江苏省农林厅工作,培养大批茶叶科技人才,为江苏茶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

微信图片_20231121100326.png



025-52713110